熒光定量的原理:
熒光定量是在常規PCR基礎上加入熒光標記探針或相應的熒光染料來實現其定量功能的。其原理:隨著PCR反應的進行,熒光定量反應產物不斷累計,熒光信號強度也等比例增加。每經過一個循環,收集一個熒光強度信號,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熒光強度變化監測產物量的變化,從而得到一條熒光擴增曲線圖。
一般而言,熒光擴增曲線可以分成三個階段:熒光背景信號階段,熒光信號指數擴增階段和平臺期。在熒光背景信號階段,擴增的熒光信號被熒光背景信號所掩蓋,無法判斷產物量的變化。而在平臺期,擴增產物已不再呈指數級的增加,PCR的終產物量與起始模板量之間沒有線性關系,根據熒光定量產物量也不能計算出起始DNA拷貝數。只有在熒光信號指數擴增階段,熒光定量產物量的對數值與起始模板量之間存在線性關系,我們可以選擇在這個階段進行定量分析。為了定量和比較的方便,在實時熒光定量技術中引入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:熒光閾值和CT值。
熒光定量的檢測:
熒光定量檢測根據所使用的標記物不同可分為熒光探針和熒光染料。熒光探針又包括Beacon技術、TaqMan探針和FRET技術等;熒光染料包括飽和熒光染料和非飽和熒光染料,非飽和熒光染料的典型代表就是現在常;飽和熒光染料有EvaGreen、LCGreen等。